小加一筆讀什么?小加一筆變成什么字?
小加一筆的字都有哪些,小加一筆變變成什么字?我們能想到小加一筆是少字,不字,其實最準確的還有一個字,那就是朩字。朩,pìn,剝取于麻莖的皮;一說剝取麻莖之皮!队衿W部》:“?,《說文》曰:‘分枲莖皮也’,今作朩。
詳細解釋
朩:拼音:pìn,注音:ㄆㄧㄣˋ
〈名詞〉
(1)合體象形字!板毕髺(麻)莖;“八”象枲(麻)皮,亦象分別相背之形!鞍恕毙畏志印板眱膳裕窒舐槠け粍冸x于麻莖之形。本義:剝取于麻莖的皮,即剝下的麻皮。
(2)同本義,亦即古人所稱的麻片。
(3)同“麻”,指麻這種植物。
一說此義為本義的引申義,所分麻莖之皮曰朩,因名其艸曰朩,“麻”行而“朩”廢;蛞詾椤皷W”為“麻”之古文,以朩重之為??(pài),又以??加廣為麻。而朩為古文,為籀文,麻為篆文。
〈動詞〉
(4)剝取麻莖之皮。
(5)“木”字的變形。書法中,有時“木”字在一個字的底部,為書法上美觀,將撇捺收縮成為朩。如“茶”、“雜”。還有某些毛筆書法家字體的“秦”。
《說》解云“分枲(xǐ)莖之皮”者,本謂所分枲莖之皮也。 -- 饒炯《說文解字部首訂· 朩部》
朩,分枲莖皮也。 -- 《說文解字·朩部》
朩,分枲莖皮也,謂分擘枲莖之皮也。 -- 清·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·朩部》
分枲莖皮者,謂剝取枲之莖皮也。 --宋育仁《說文部首箋正·朩部》
朩,麻片。 -- 《廣韻 · 震韻》
字源解說
朩,實際上是同一個字的兩種楷書寫法。前者見《玉篇》,后者由《說文》篆書字形隸變而來。朩,合體象形字。“屮”象枲(麻)莖;“八”象枲(麻)皮,亦象分別相背之形。“八”形分居“屮”兩旁,字象麻皮被剝離于麻莖之形。本義:剝取于麻莖的皮,即剝下的麻皮,其纖維可織夏布。
許慎《說文解字·朩部》:“朩,分枲莖皮也。從屮、八,象枲之皮莖也。”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help-services.cn/info/2020/01/2621101120.html